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文化藝術 > 藝文活動> AI與「心」的學習 尤芳達勉眾關注深層的生命經驗與價值

藝文活動

字級

AI與「心」的學習 尤芳達勉眾關注深層的生命經驗與價值

【人間社 郭美裙 馬來西亞吉隆坡報導】 2025-04-07
「你是否想過,有一天陪你晨跑的不再是朋友,而是機器人?在人工智慧(AI)快速崛起的新時代,這樣的場景,或許比我們想像得更快成為現實。」拉曼大學校長尤芳達教授4月5日在海外華文書市演講時,引領民眾深入探討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,應如何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?

馬佛光文化邀請《須彌粒子I&II》作者,同時也是拉曼大學校長尤芳達教授,4月5日前往吉隆坡城中城會展中心(KLCC)海外華文書市主舞台演講,以《AI與「心」的學習》為題,吸引數百位民眾駐足聆聽。

尤芳達指出,現今的AI不僅是人類的工具,更已具備自主學習與決策的能力,未來甚至不需人類指令即可執行任務。在此背景下,我們不能只將教育視為知識傳授,必須關注更深層的生命經驗與生命價值認知。

「現在人工智慧機器人的世界將會到來,那麼可能過了兩三年,來書展看書、買書的人,或許有一半是機器人也說不定。」他認為,透過ChatGPT和DeepSeek很容易拿到各方面的資訊跟知識,但如何辨別、判斷是非黑白,反而更加重要。

AI時代的教育不應侷限於學科知識的傳授,而應重視「全人教育」╴也就是關注孩子的身心靈成長。他呼籲社會與教育工作者共同打造一個「有機園地」,提供孩子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命體驗機會。

「我們需要讓下一代掌握各類生活體驗,因為只有人,才會懂得生命的珍貴;只有人,才懂得感情的生活。 這些恰恰是在人工智慧時代,愈來愈需要的知識跟技能。」

尤芳達以「學游泳」為喻,指出科技的浪潮已如海水般撲面而來,我們不能只做旁觀者。尤芳達進一步說,我們無法看了影片就會游泳,必須跳下水,親自去游。 AI時代也是如此,不要害怕要勇敢去學、去用。

在面對未知與變化時,尤芳達特別強調「心理素質」比「技能」更重要。未來社會需要的,不是分數最高、答題最準的學生,而是擁有自覺、自律、抗壓與同理心的「內心有力量的人」。

尤芳達形容未來機器人的到來,就如我們一開始接觸手機一樣,會慢慢適應有機器人的未來。此外,他發現全球許多頂尖大學招生時,愈來愈重視學生的熱情、逆商、領導力與社會責任感,「從失敗學習成長,才是更重要的一堂課」。由於「思想決定行為,行為形成習慣,習慣形成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」。他鼓勵孩子不要怕遇到誘惑、挫折,只有遇到了,才能從中產生智慧解決問題,這一切皆從自覺開始,慢慢強化提升到自律。

同樣的,在職場上,需要具備成長心態(向上)和同理心(向善)這兩種心態的員工,就如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」的道理一樣。「人生是一場長跑,最後的贏家往往不是一開始跑得快的人,而是堅持跑下來的人。」尤芳達期許每個孩子都能像花苞一樣,雖然各自開花的花期不一樣,但都各自精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尤芳達也在會上捎來好消息,他出版的兩本書《須彌粒子I》和《須彌粒子II》繼去年在台灣發行出版繁體字版後,馬佛光文化也即將在今年五月推出英文版,邀請民眾拭目以待,相互學習。
12345678910第1 / 144頁
追蹤我們